第410章 ,《新三国》的诸葛亮

    此时。

    当李云回到《新三国》的片场里时。

    错乱的感觉又回到了身上,那种饰演角色的感觉又回来了。

    进入状态之中了

    而此时。

    并非是因为诸葛孔明的感觉。

    而是来自吕布的感觉.

    那位乱世虎将的感觉,竟还没完全离身体而去,他残留的部分,还留在李云的身上

    此时。

    他的大部分意识已经不存在了,只是内心的霸念,似乎想要见证这三国争霸的结局

    不过没关系。

    很快,他的感觉也会被其他的感觉所取代。

    属于文臣诸葛孔明的感觉。

    此时。

    李云一闭眼一睁眼,竟身处在一茅庐之内。

    眼前竟是一羽扇纶巾的优雅青年。

    正慵懒无比的看着眼前的李云。

    你又回来了.

    回到这乱世之中。

    是的。

    我回来了。

    当李云回到这熟悉的草庐时。

    有些混淆模糊,自己到底是第几次,以什么样的身份来到这茅庐之中了。

    我曾经作为大汉的后臣

    东汉末年,拿黄巾贼头颅领赏的英豪。

    文臣,武将,贩夫走卒,屠夫。

    我以各种各样的身份来到过这诸葛庐,见到过这孔明先生,成为了孔明先生所见的‘苍生’。

    今天,我将成为谁对了,今天我将成为的人。

    就是眼前的孔明先生。

    汉灵帝光和四年。

    琅琊郡,阳都县。

    3岁时,母亲章氏撒手人寰。

    8岁的时,生父不在。

    此时,尚且年幼的诸葛孔明,很是冷静.也很是麻木,从小便知生老病死,从小便知道这是天理循环之规矩。

    孔明先生。

    就是如此冷静一个人。

    冷静到李云的内心竟然没有任何一丝丝的波澜——因为那种聪慧至极的理智,也冲击着李云的大脑。

    正因为这种理智,明晓天理循环之道理.太过早慧,而失去了太多的情绪.

    李云很想悲伤,因为设身处地的去思想,我就应该悲伤,我就应该这样才对。

    此时,李云感觉属于自己的情感,在努力的告诉自己.应该去悲伤的

    但这种情感被剥夺了。

    李云感觉有些不可思议。

    以前演戏的时候,总是角色在赋予自己情感。

    是他们的感觉

    而这一次.孔明剥夺掉自己的情感,因为理智,因为聪慧

    幼年时候,诸葛孔明便带着弟弟投靠了叔父.

    可好景不长,17岁时,叔父也驾鹤西去。

    自此。

    孔明便开始了隐居的岁月。

    行走在岁月之中。

    一个.少年。

    从小到大,便在不断的失去。

    而在南阳之中,从此便多了一个爱吟诵《梁甫吟》的少年他的才智聪慧无人能比,书读百遍,无论是文史术算,还是奇门八卦,都略有所得,一直躬耕于南阳。

    十年以来。

    诸葛孔明见过许多人.流民,黄巾,文士,武人。

    想要建功立业的人

    有流民农户被逼着成为了黄巾贼,来找卧龙先生讨口水食,若是孔明不给,他们也不会怎么样,他们想要活下去罢了,在孔明施舍了一碗水饭之后,这名黄巾贼便离去

    而此日,孔明再看到这黄巾流民的时候,就已经是建功立业的武人腰胯之间的头颅。

    那武人也是最敬重孔明这般学者,谈笑风生之间,还不忘将自己的肉干分享给孔明.然后便离去,再去讨伐逆贼了。

    讨伐那些因为苛政暴敛活不下去的灾民们。

    英雄。

    乱世。

    辈出的时代。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苍天确实已死,但黄天却也难立孔明便是太聪慧,看明白了这一点。

    他知道,这些百姓们,无论如何,都只有死路一条,或成为饿殍,或成为被人论功行赏的脑袋

    在这个时代,便没有他们能够活下去的必要。

    孔明却成卧龙无可问苍天的龙。

    其实谁说。

    孔明是没感情的.

    他是有感情的,只是那份情感,都被过于理智的内在所覆盖了.

    因为他知道就是在这乱世之中,他也做不到什么.什么都做不到啊

    英雄豪杰们的盛世。

    不也是乱世乎?

    李云经历过孔明所见到过的所有人

    从威风的武人,睿智的学者,黄巾流民,成贼的凶寇。

    这些都是李云曾经经历过的人生。

    对于武人而言,助国家平乱,一身屠龙术,卖于帝王家,又有什么可奇的?甚至可以说是一件十分骄傲的事,心向大汉,乃是忠义!若是无人见到,更可杀良冒功,换取功勋名利,岂不美哉。

    对于学者而言,黄巾内乱,致使饿殍遍野,粮食歉收,使我世家山珍海味少了,是为大罪,黄巾乃大贼,乃乱世之源。

    对于黄巾流民而言,易子而食,再无活路,苍天何以待我?我以何待苍天!我本求活路一条罢了.

    打着黄巾旗号的凶寇,招惹英雄豪杰们的胆子是没有的,但是浑水摸鱼,抽刀向更弱者,胆子有,而且很大。

    过往一切都在李云的身体里浮现,他们的人格,身影,所思所想,一切都在交织着,都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是理所当然的,是正确的。

    何错之有啊!

    此时,李云已经不知道自己身在何方了,身处何地了。

    是南阳诸葛庐,还是拍摄片场的酒店,亦或者说是别的地方呢。

    流民,贼寇,武人,文人。

    这些人的身份换了一遍又一遍。

    生在三国之中

    去他妈的英雄豪杰。

    去他妈的群雄乱世。

    去他妈的出人头地。

    李云只看到了人如草芥,乱世野犬,活在这里,等待死亡降临的那一天。

    对于这残酷的时代,在失去了英雄豪杰们的滤镜之后,是那么的残酷

    大部分喜爱三国的人,内心恐怕都幻想在这天下大争的乱世之中,成为‘英雄豪杰’。

    且不说一将功成万骨枯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