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这样的日子

    今天是1月26日,真正抗疫一年有余了,确诊人数已经超过1亿了。

    我不知道儿子最近在寒假里和我各种作和闹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其实,我在起点的所有文字只是换一种方式写日记而已。这年头写书的人比读书的人多,我有自知之明我是写不出什么名堂——纯属宣泄。事实上我的另一部处女作已经正式签约快两年了,在很多网站都免费阅读,但是目前为止充其量只是我的“私人随笔”吧!

    如果你对我的行径不满,你也可以去起点开一本书,你尽管在书里声讨我,控诉我呗!初中生写小说的起点多的是啊!

    儿子你大可放心,我的吐槽真不会有人阅读到。打个比方,在快递公司的某些职位甚至快递员送餐员,他能轻易了解到客户的地址姓名和电话。他会去记住这些东西吗?医院的某些位置,他能知道每个病人的健康状况、经济状况和婚姻状况、生育状况,他会去记住这些东西吗?就像我原来我在敬老院做临时工,如果我愿意的话,我确实可以知道老人的家庭情况和子女住址。你会去记这些东西吗?告诉你,完全不会。大家的注意力只是在手头的工作上,只想把领导交代下来的活好好干完,然后太太平平地下班,我最好我个人的生活和这些玩意儿不要有任何交集。

    颖异一家终于搬家离开高桥了,去的是70km之外的泥城镇,新房子比现在的大了一倍,是高大上的商品房。你只有14岁的少年,你很难理解在婚姻、事业、住房这些人生的重大决定上,成年人做出的决策,多少是欣然愿意多少是“逼上梁山”?通常都是两者皆然有之的。就连我们当时离开金纬的三房两厅两卫,30%是逼上梁山,70%是欣然愿意。就连我的婚姻也是70%的欣然愿意,30%的逼上梁山。成年人做任何决定能够有70%的欣然愿意已经不错了。

    我不知道为什么?最近身边的人怎么戾气这么大?我做病人也有20年了,我虽然也经常对着医生哭闹,但是我对医生都是80%的配合和信任,是100%的尊重和敬畏。

    昨天去配激素(我已经吸入激素快半年了),我明明是用调侃的语气和医生说:“医生啊你看我被抽了五管血,就这两个指标不正常?”医生马上眉头皱起,说:“这又不是我让你去验的喽?”难道我语气中透露了某些对医生的抱怨和不满吗?我想表达的本意只是:我其实挺开心的,四十来岁了这么多指标印下来,居然差不多都正常的?没办法,疫情之下医生是冲在前面为我们挡枪口的人,他所承受的负能量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那么我的孩子,疫情之下,在家里每天功课温故知新三小时,做家务两小时,吃喝拉撒加洗漱两小时,还有七小时随便你休闲娱乐,还有十小时给你睡眠。除了不能离开上海市,出没公共场所必须戴口罩,我们被限制的并不多啊!这样的日子,不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