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储君(十九)

    还未到冬日, 殿内便已经生起了炉子, 而皇帝坐在炉子附近,身上披着外袍,手里端着一碗汤药。

    他见到归琅走过来,脸色一僵, 手也意识地抖了一下, 碗中褐色的药汤洒出了些许。

    汤药清苦的味道飘过来,归琅分辨出了这是一种强效助眠的方剂。

    他没有多说, 直接让人将东西摆在了书桌上。

    “太子这是何意?”皇帝都没心思喝药了, 惶恐又疑惑。

    归琅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了下来,说道:“不过是请陛下写一道圣旨,让倪太傅回朝为官。”

    其实他传国玉玺在手,伪造个圣旨也没人能管得了。

    但倪轻鸿对字迹十分敏锐,而且为人注重礼法,还是直接让皇帝写一道旨意比较好。

    皇帝虚惊一场, 没想到这煞星过来就是为这样一件事。

    他放下药碗走到书桌后,没有询问, 也没有抬头看归琅一眼, 提笔在丝帛上写了起来。

    一盏茶时间过后,圣旨写好,皇帝扶着桌子疲惫地坐回原位, 将碗里的药一饮而尽。

    归琅待笔迹干了,便拿着圣旨离开了羽阳宫。

    要是他还久待一会儿, 皇帝怕不是要自己把自己吓死了,对方那强烈的恐惧已经让他随便看一眼就能感觉到。

    归琅将圣旨交给了手下的人,自己去了找了太医令,让对方改掉给皇帝的用药。

    皇帝已经身虚体弱, 精神恍惚,太医给他开的方子却是药性比较重的,归琅担心他继续用这个药会魂归九泉。

    在归琅的指示下,太医令改完了药方。

    落笔后,一直惴惴不安的太医令似下定了决心,说道:“殿下,先前的药方……乃是陛下要求臣等改的,臣担心此次改后,陛下又会命令臣等将其改回……”

    归琅眉头微皱,让他将事情讲清楚。

    太医令怕他问责,战战兢兢地述说。

    原来是很早前皇帝便经常失眠,让太医给他开安眠的方子。

    太医给他开了偏温补的补气安神汤,可皇帝嫌补气安神汤没效,晚上依旧无法入眠,让他们换种一喝就能睡的药方。

    太医们在归琅前往汾洲前得了命令,不敢随意开药方,可是皇帝出言威胁,他们无奈为其换了一个助眠的方子。

    可最近,这种方子也开始失效,皇帝又故技重施让他们加重药性……

    归琅一时间不知如何评价皇帝的这种行为。

    一个胆小怕死到不敢离开皇宫的人,却敢胡乱用药……

    归琅目光微冷,下了死命令,让所有太医以后都不得按皇帝的要求改药方,他们是大夫,该用什么药应当心里有数。

    太医令闻言脸色煞白,后悔不已,再拜领命。

    ……

    离开皇宫后,归琅派人去了国师府递信,将边境的事情告知天师。

    虽然祁净远尚未归来,但还有裴潇兰与其他天师在国师府内,他们看到后自会明白他的意思。

    朔北军遇敌已成事实,而且是邪祟闹出的前所未有的大动静,他需要尽快斩除事情的根源,并且让擅长遮掩的天师解决这件事对朔北军的后续影响。

    归琅回到东宫,庄太尉已是等候在此。

    原来是他又收到了朔北军以鹰隼送过来的密信,连忙将其送了过来。

    朔北军统领赵义在信中说他下令避开了与那些诡异的敌人争战,只派出斥候悄悄查探对方情况。

    然而发现战场原本深埋的枯骨也活了过来,混在敌人之中,敌人的规模已经是最初的两倍有余,阴气森森,所过之处几乎化为鬼域。

    更为可怕的是,他派出去的斥候在说出情报后全疯了。

    归琅心知赵义不可能谎报军情,距离庄太尉收到上一封密信不过四日,事态便有了如此大的变化,边境之事背后不可能是普通的鬼物,极有可能就是他在寻找的那游荡在外的最后一个大鬼。

    嗔鬼自违逆之境而起,聚嗔怒嫉恨而生,与如今的情况也对的上。

    他让人寄信回去,令赵义将疯了的那几个斥候关起来,将营地继续后撤。

    若朔北军被同化,才是真正的灾祸。

    庄太尉心中焦急,“殿下,雪松坡后方十五里处便是北洲最靠近边境的城池,平川城中居民甚多,朔北军到时候怕是退无可退。”

    归琅在朔北军那儿待过多年,自然很清楚这件事。

    他抬眸说道:“吾会在朔北军无处可退之前,携传国玉玺抵达边境。”

    仅这一句话,庄太尉便安下了心,开始为太子殿下尽快赶到边境出谋划策。

    若是其他人如此说他可能不信,但殿下所说的要做的事情,从未落空。

    没过多久,裴潇兰与褚沅带着国师府剩下的天师悉数来了东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