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神医(二十三)

    “你先起来吧。”

    沈姝并不起来,直到归琅说第二次,她才站了起来。

    “不小心弄丢一本书并算不得大事,不要轻易地就给别人下跪。”

    “先生教训得是,沈姝知道了。”

    归琅明白这孩子举目无亲,所以行事处处小心谨慎。

    他思及以后,无奈轻叹。

    “先与我说是哪一本丢了吧,我去补上即可。”

    东书房的书他全部都看过,若不是孤本,再买一本即可,若是孤本,他将其中内容复原出来也不过是多耗费一点时间。

    不料沈姝说完事情经过后他却是微愣。

    沈姝原是想带一本有关蛊毒的书去两位老师那儿讨论,结果把旁边一本也连带出来了,她准备将其还回去,不想却在路上丢了……

    归琅想起来那是哪本了。

    以前南渝时,戎祝让他收着的那本獠族有关巫蛊之术的书,也只有此书,他并未将其编号。

    这倒是有些麻烦了,不过他也没让沈姝看出来,只跟她说会让胡管家寻回或者补上。

    归琅见她脸色被冷雨冻得苍白,神情明显还十分紧张,并没有将这件事放下。

    于是他便折返回书房,随手拿了一个手炉出来,让她捂着去寻胡管家,把路上丢书的事描述一下。

    沈姝眼睛一亮,连连点头,小跑着就去找管家了。

    而归琅撑开了伞,出门寄信。

    回来后,胡管家已经候在书房前等着向他汇报。

    “秦先生,据沈小姐的描述,她应该是在路上救助一个晕倒姑娘时不小心将书弄丢了。我已经派人去查明了,那姑娘是于家庶三小姐,那书应该是落在了她手中。”

    “而她们的车队本就是返回上京经过安阳城,我们去寻时车队已经离开了。”

    归琅放下茶杯,点了点头,知道去向便少了很多事。

    上京的于家……

    “她们与于世承可有关系?”

    归琅想到了于绍,上京有名的于家好像只有他所在的那一家。

    胡管家早就做足了调查,立刻回答道:“确实是有关系,那姑娘是尚书大人堂兄的外室所生,他当初并不知晓有个孩子,如今发现便扶作了妾,接她们母女二人回去……”

    归琅皱眉,伸手示意,胡管家于是退了下去。

    到时候在上京碰到于绍与他说一声便是,一个小姑娘拿着那书也惹不出多大的祸事。

    ……

    到达上京时正是四月,细雨蒙蒙,路边梨花洁白而美丽。

    归琅畅通无阻地入了皇宫,身上佩着的剑也未如别人一般被要求取下。

    他撑着一把十二骨的油纸伞走在宫墙之下,宫里许多人不认识他,惊艳又好奇地打量。

    “秦君,您应该乘官轿入宫才是,这宫内大多是新人,若是有不长眼的冲撞了您……”

    萧必安跟在归琅身后,一边劝告一边用眼神警告着那些偷瞧的宫女。

    “路程不远,何必那般麻烦。”而且他如今并未在朝中为官。

    萧必安又想替归琅撑伞,当然还是被拒绝了。

    这时,有一个总管打扮的人走过来,见到两人后神色微变,然后向归琅行了大礼,

    而他背后一个抱着卷轴宫廷画师打扮的男子却是愣住了,呆呆地盯着秦归琅,十分失礼。

    萧必安皱眉欲上前,归琅却伸手拦住了他,因为他感觉到了,那个人眼中只有画。

    在外人看来,秦归琅与萧必安只是停顿了一瞬,便继续往前走了。

    那画师这才回过神来,说:“我唐渊今日竟见了神仙。”

    总管无语,“那可是来宫中觐见陛下的大贵人,你刚才差点就冲撞贵人了,还好对方不介意,拦住了大主管。”

    “他是谁?竟能佩剑入得禁宫。”

    “那可是昔日随陛下征战天下的秦君,智绝无双,有‘谪仙’之称。”他又压低了声音说道,“若不是这位当初决心归隐,如今丞相便是他了。”

    总管见唐渊没有出声,回头一看,发现他又陷入了那种构思画境的状态,无奈扶额。

    另外一边,归琅见到了萧映宁。

    虽然他如今已是当了皇帝,却仍如以前一般迎上来,笑道:“我说今日这殿外为何有喜鹊绕树,原来是秦先生来了上京。”

    他寒暄了几句,便又提出想让归琅留在上京为官。

    每次写信他也都要提一嘴,说不定秦归琅哪一次就同意了呢。

    可惜他想的情景还是没有出现,归琅依旧婉拒了。

    于是萧映宁便与他谈起了修史书与建新学的事情。

    这两件都是大事,可以看出,萧映宁是真的想做出一番改变,让清殷国变得更好。

    归琅毫无保留地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萧映宁对旁边的下属挥手,让他赶紧一字不落地记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