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九月山间茱萸美,不到萧瑟时候。

    几日之前突如其来的暴雨之后,仁平四年的这场酷热总算是不甘地渐行渐远,阳光尽管茂盛,却是炙热不在,秋风这才带着原本应该的清凉,扑面而来,让人情不自禁地就想闭上双目,深深呼吸感受。

    洛伊与毗昙早就商量好等天气转凉,便去城郊东篱庄里住上一段,这几天都忙着安排打点,忽然又想起答应了靛秋,给她的五弟典竹做媒的事,连忙遣人去上州停接了君罗过来,盘算着干脆让君罗请上她几个待嫁的妹妹一同去东篱庄,也好就近观察。

    濯缨有孕在身,这次是不能同往了,文明还没有出月子,定是会缺席的,蓝珠家里还有个婆婆需要她留下斗智斗勇,也是分身乏术,因此洛伊只给流云下了帖子,邀她去东篱庄“休假”,自然得到了热烈响应,流云听说君罗正在来国都的途中,立即就来了国公府要为君罗“接风”,带来阏川下属赠的两坛子菊花酒。

    流云来的时候,洛伊正在画室里整理计划中要看的书籍,并没有让丫鬟们帮手,只叫了琉璃帮忙,青木画案上堆起高高的几摞书籍,地上几口木箱敞开着,琉璃正半弯着腰翻找,嘴里喃喃念叨着书名,好看的乌眉略略蹙起,并没有留意到洛伊略带着歉意的目光与神情。

    流云一步迈入,看着眼前有些凌乱的场景,夸张地挑起眼角:“这是在干什么,你们闲得无聊,在玩寻宝游戏?”

    洛伊白了她一眼:“有两本书,想带去东篱庄看,可怎么也找不见了,前些时候明明还瞧见过。”

    琉璃一见流云,便直起腰来行礼,笑着说道:“流云姐姐一来,我怎么就闻到股子美酒的味道。”

    “小酒鬼,把你馋的。”流云大笑,举起衣袖来闻了一闻:“我还真抱了两坛子酒来,别不是洒在身上了吧。”

    “后日才出发呢,你这会子怎么来了?”洛伊见椅子里堆满了书籍,拍了拍身边,示意流云挨着她坐。

    “你不是叫人去接君罗了吗?我许久不曾见那丫头,想念得紧,专程过来给她接风的。”

    “你是专程来蹭饭的吧。”洛伊打趣了一句,小声问道:“这次跟我们同去的,还有君罗的几个妹妹,无名那边……”

    无名与玲阿住在东篱庄里,若是被别人瞅见了,说不定会生出什么风波来,洛伊方才问了这么一句。

    “我没跟你提起过?”流云拍了拍额头:“陛下身边需要一批暗卫,阏川就推荐了无名,这些日子他去了别处受训,并没有在庄子里。”

    关于暗卫的事毗昙倒是提过,是专程执行机密事宜的人,只奉女王口谕,这些人的真实身份都极为隐秘,倒是适合无名这样影子般的存在。

    事关王室机密,洛伊自然不会多问,她们刚才交谈时声音压得极低,因此琉璃并没有听见,她还在翻找着那两本书籍。

    “姐姐,所有的箱子我都找遍了,就是没有见您说的那两本书。”琉璃找了一歇,揉着腰过来,虽然这时的天气已经算不上炎热了,可经过这番折腾,她的额头上也是遍布汗迹。

    洛伊这才从腰上的绣囊里拿出一把钥匙来,又指了指靠墙摆着的一个红檀柜子:“那边还有一柜子书,你看看里边有没有?”

    流云看得讶异,忍不住问道:“什么书这么神秘,还锁在柜子里头?”

    “并没有什么神秘,不过是珍贵些而已,有那么几本孤本还罢了,三韩地势可是毗昙的宝贝,就算锁着他还不放心呢。”洛伊说这话时并没有压低声音,因此琉璃听得清清楚楚。

    “原来是这套书。”流云点了点头,却也没有再多说什么。

    洛伊曾经告诉过她文努的死讯,就是因为这么一套书,几乎让师徒反目,而廉宗也是因为这么一套书,对文努起了杀意,这套书对于三韩一统的意义重大,流云知道这些,因此不愿多提。

    这么三两句话却让琉璃产生了无边的好奇,将三韩地势的书名默念了几遍,打开红檀木柜之后,就忍不住翻开了几页来看,却见并非往常看的那些书籍,而是简单勾成的墨图,琉璃没见过地图,自然不知道这样的书有什么珍贵的,也不过是翻了几页,就抛开一边,仔细寻找着洛伊要找的那两本书籍。

    结果是一无所获。

    洛伊这才作罢,却觉得甚为遗憾:“我在书市里好不容易才寻到的,还没看呢,竟不知放到了什么地方。”

    琉璃便道:“这书又不曾长翅膀,难道还会飞不成?若不是姐姐借了出去,必是收在垂叶堂里,我改日去那边查查,看入库记录里有没有。”

    “这样也好,若还是找不到,你就去书市里看看。”洛伊笑着说道。

    琉璃目中一亮,洛伊既然让她去书市,可就是允了她能自由出府了,本来还为不能一同前往东篱庄而失落呢,这下子可算是得了些补偿。

    琉璃的表情哪里能逃得过洛伊的眼睛,知道她在盘算什么,因此笑着点了点她的额头,警告道:“我们都不在城内,你去书市是可以的,但可得多带些随从,绝对不能孤身一人出府,也不能乱跑。”

    虽然有了这些限制,琉璃的兴奋之情却没有减去半点,连声应诺,顿时觉得腰间的酸痛都松了几分,兴致勃勃地收拾起满屋子书籍来。

    一旁的流云便问:“怎么琉璃不跟我们去东篱庄?”

    “天气转凉了,贵族之间的宴席又多了起来,我可是收了一摞帖子,只能交给琉璃替我应付了。”洛伊淡淡解释道:“不过余嫣会去。”

    “那丫头……我一点都不喜欢。”流云撇了撇嘴,其实她是对桐华有极度恶劣的印象,因此将余嫣也牵连了,所谓有其母必有其女,流云对余嫣是一线半点都喜欢不起来。

    除了琉璃,梅园里只留下两名看门的小丫鬟,几个负责洒扫的粗使丫鬟,其余的仆妇都跟着洛伊与毗昙去了东篱庄,这一次出行算得上大张旗鼓了,随行的车队竟然跟着长长一列近二十辆,穿集过市浩浩荡荡,因此兴国公与原花去城外消暑的消息竟然传得沸沸扬扬。

    “看看这些贵族的日子,这才真是滋润呀,国公府占地过了百亩了吧,城外的庄子良田还不知多少,说不定一年住上一处,也能住过半辈子去。”围观的百姓咋舌赞叹,羡慕不已。

    “那可不是,兴国公到底是王族宗亲,又屡立功能,陛下连佐龙城都赏给国公爷做封地了,别苑田庄能算什么。”

    “听说国公府里的奴婢,身上穿的都是绫罗绸缎,一日三餐都是吃的山珍海味呢。”

    “我们辛辛苦苦劳作一年,也顶不上国公府一天的花费。”有人感叹。

    “这人比人就是气死人呀。”有人不甘。

    “我呸!你还敢去和王室宗亲比,也不怕治你个大不敬。”有人唾弃。

    “就是就是,你做牛做马累上个十世,说不定也投不了这么好的胎。”有人嘲笑。

    总之兴国公府如此高调地出行,看在了许多人的眼里,并引得一阵闲谈,却并没有人觉得这是件什么大事,就算滁盱,也一点都没有在意。

    只有太后听说了抱怨几句:“他们倒是洒脱,不是说要对陛下尽忠吗?怎么只顾自己消遣,将国事置之脑后了?”

    “母后,国公夫人伤势才好,去庄子修养一段也是情理之中,兴国公的假也是陛下亲自准的,您刚才的那些抱怨,在女儿面前说说也还罢了。”胜曼有些心不在焉,手上扶着太后,眼神却往湛蓝的天幕飘去,茂盛的云朵悬浮于上,更显出惊心动魄的洁白姿态。

    今年的这个深秋,尤其全无萧瑟,不过这时胜曼的心境,却还是有那么一丝莫名的苍凉,这对于她来说是一种极其怪异陌生的感觉,让她对自己有些不满,也对将要发生的事期待更为急迫几分。

    她是知道的,其实兴国公夫妇这次大张旗鼓的出行不过是早有预谋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