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飞云逐暗去,急雨落倾盆。

    一场短暂的午睡之后,洛伊惊讶地发现天光已经黯淡了下来,碧纱窗上青竹的剪影瑟瑟凌乱,隐隐之间,风声如涛,可屋子里的空气依然沉闷燥热,压迫得人无端急躁。

    推开轩窗,果然见树摇枝乱,不过因这场疾风来自东、西两侧,竟然送不到屋子里来。

    小娓与南锦听见响动,立即捧进了一盆子清泠,伺候着主子净面,南锦一边替洛伊挽起一个简便的单螺髻,一边说道:“外面起风了,看这样子,不定一会儿有雨,这雨前最是闷热的时候,夫人要不要去玉雾亭里坐坐?”

    这个主意正得人心,洛伊当然不会拒绝,于是披上一件墨蓝烟纱罩衣,便让小娓与南锦捧着热茶、点心跟着,主仆三人,一同坐在玉雾亭里乘凉。

    枝上梅叶尚青,有的却已禁不住这场疾风,纷纷坠下,落于亭顶,一片脆响。

    “夫人刚才午睡时,延禧堂那边送来了两盒子茶点,听说是表小姐身边丫鬟借了茶点房的地儿做出来的,里边的馅用了皇南洞一带的蜜瓜,甜而不腻,很是可口呢,就连桑织尝了都交口称赞。”小娓是梅园里出了名的吃货,想起刚才尝过的美味,笑得一双眼睛咪成了月牙。

    “延禧堂送来的?”洛伊拈了一枚枣泥糕,似乎有些漫不经心地问。

    “是呢,表小姐说赏给奴婢们的,这表小姐也是个妙人儿,似乎知道夫人不会用她那里的茶点,也没提起给夫人留上一碟。”南珠笑着答道。

    余嫣已经在府里住了好几日,行止十分有度,伶俐乖巧,全无机心的表象。

    “让岭上去延禧堂,叫清风回来陪我说话。”洛伊吩咐一句,小娓便应了一声,当即转身往园外走去。

    余嫣入府的当日,洛伊便遣了清风去延禧堂里照顾。

    只一盏茶的功夫,如今已经梳着妇人髻的清风便远远行来,一袭青色纱织长裙,银红色的对襟衫子,腰间系着银绦,她如今已经是管事媳妇了,看上去确要比当丫鬟时又精明利落了几分。

    见了礼,洛伊便让她坐在身边的石凳上,清风也不推辞,含笑告了谢,侧着身子坐下:“夫人这是才午睡醒来?”

    “瞧把你伶俐得,明明在延禧堂呢,我这边的事儿就没有你不知道的。”洛伊笑道。

    “今日闷热更比往常,人坐下来就犯困,奴婢猜着夫人定是要午睡的。”清风也笑,见洛伊面前的茶碗空了,忙又斟上一碗。

    午时的时候的确是闷热,好在这个时候因为疾风大作,在亭子里坐着只觉得周身凉爽。

    “余嫣如何?在延禧堂里住得可还习惯?”这话其实问过余嫣本人,得到的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洛伊这时又问清风,想要知道的,当然不仅仅是话中的这层意思。

    “表小姐倒不是那等心思重的人,奴婢瞧着吧,她也不认生,许是年龄还小的关系,话也不少,喜欢与奴婢们闲聊,打听的都是夫人的喜好,这几日除了清晨来梅园请安,傍晚时在落雁塘边上散步,多数都在延禧堂里绣着女红,说起这个,奴婢可是心服口服,表小姐的女红真是顶尖的,要论起来,比雅兰坊的绣娘也不输呢。”清风答道。

    “我听说她身边有个丫鬟,手也是十分巧的,做的茶点连桑织都赞不绝口。”桑织正是殷妈妈的内姪女,这丫头沉默寡言,那厨艺却是让人佩服,更绝的是还长着颗七窍玲珑心,对于食材似乎有一种天生的把控,时不时还能想些新鲜的菜式出来,自从入了梅园,经哑姑一点拨指导,就连宫里的菜式她也能按自己的想法复制出来,她做的菜,挑剔如流云都赞不绝口。

    能得桑织一句称赞,余嫣身边的丫鬟也不简单了。

    清风微微一笑:“夫人说的是冬兰吧,这丫鬟别的也还罢了,茶点做得实在不错,人也热心,这么闷热的天儿,她在茶点房里忙了半日,做出几大笼蜜瓜虾皮点心,分给奴婢们品尝,实在是用心。”

    不仅仅是用心,还十分知趣,明知洛伊的饮食只由梅园的小厨房打点,因此只将点心分给丫鬟们,并不在洛伊面前乱献殷勤。

    不过这知趣用心的人,却不是丫鬟冬兰。

    南锦说得不错,表小姐的确是个妙人儿。

    “余嫣现在干啥呢,今日也不见她。”洛伊又问。

    “表小姐早上来给夫人请安,奴婢陪着她一同来的,不想听岭上说国公爷今天没有入宫,她转身就走了,奴婢一问,表小姐说国公爷难得有闲睱,她是不好来打扰的。”

    毗昙上午的确是在府里,用完午膳后才出去的,这个余嫣,竟然是在避嫌?

    才刚及笄的少女,就有了这般心机,洛伊第一次觉得此女不可小觑,同时对这个表妹,又生出几分好奇来。

    她忍辱负重也要留在国公府,难道不是受了太后的明示或者暗示,对毗昙别有企图?她这么摁捺着,循规蹈矩的作为,实在也是聪明的办法。

    至少不会引人厌烦,但这么一直下去,她也没有什么机会。

    接下来的棋,余嫣要在哪里落子呢?

    或者是,她其实另有目的?

    实在是有趣,一个高傲自大、心浮气躁的母亲,竟然能养出这么一个心机深沉、步步为营的女儿来。

    洛伊与清风说话之时,渐渐有阴云积于英耳峰的上空,疾风更烈,梅树碧摇枝乱,突然有银雳穿破云层,天堂便更加晦暗下来。

    “暴雨就要来了,你快些回延禧堂去吧,余嫣那里要多尽些心,她到底是国公府的客人,别让仆妇们怠慢了。”洛伊吩咐清风。

    “夫人放心,奴婢省得,夫人也快些回玉华楼里去吧,眼瞧着这场雨可得下些时候呢。”清风起身行礼,告辞去了。

    洛伊果然也不在亭子里久坐,才回了玉华楼,上了三层,便闻一声炸雷,“咣”地一声在头顶落下,紧接着瓢泼大雨就淹没了天地之间,混沌一片。

    这场雨一直持续到傍晚,方才减缓了势头,细濛濛地一片,毗昙着人回来传话,说在外面忙着公务,让洛伊不要等他晚膳,正觉得无趣的时候,清风就陪着余嫣请安来了。

    “雨还没歇呢,妹妹怎么就来了?”洛伊亲热地挽起余嫣的手臂,携同她靠坐在偏厅的罗汗榻上,细细打量着。

    一身桃红素纱衣,樱草长裙上袖着墨紫莲花,青丝之间一对明珠簪子简单点缀,少女清新明朗的气质赏心悦目,让人怎么也厌恶不起来。

    “一日没见夫人,心里想念得紧,见雨势一小,我就迫不及待地来了。”余嫣一笑,眉目温和,全无矫揉。

    这个少女,还是十分惹人怜爱的,洛伊其实并不想防备生疏她。

    “我正嫌无聊呢,妹妹来得正好。”拍了拍余嫣的手,洛伊回以一笑。

    余嫣又将手中的一把团扇,并袖子里叠得方方正正地一张绢帕递上:“小女听说夫人绣艺十分出色,本来不好意思献丑,到底是一片心意,还望夫人不要嫌弃。”

    洛伊先看那把团扇,用的是双面绣的技艺,几枝朱梅下,一个女子坐着抚琴,细细一看,抚琴女子的形态竟与自己有七、八分像。

    “妹妹不仅手巧,这心思更是玲珑,我哪里会嫌弃,喜欢还来不及呢。”这话却是真心的,洛伊将那团扇翻来覆去地看,爱不释手。

    洛伊在虞楚时,自幼便习衾绣,又得名师指点,但于双面绣却并不精通,而眼前这把团扇,不仅色彩配得巧妙,花开灿烂,人物却若水墨勾成,举止、神态自然灵现,就连琴案边香炉上的花纹,都细致入微,炉里青烟袅袅,似乎升腾不绝,更让人称奇的是正反两面整齐匀密,细细查看,竟无丝毫出入。

    再看那方绢帕,绣的是蝶戏牡丹,采用的依然是双面绣,但仔细看来,两面的花色却又不同,一面正红,一面墨紫,可见用心之巧,技艺之精。

    难怪连女红出色的清风,都要说一声佩服了。

    眼看着洛伊喜欢,余嫣方才松了口气:“夫人过奖了,不过是一些雕虫小技。”

    “这若是雕虫小技,雅兰坊就该关门大吉了。”洛伊丝毫不掩赞叹,无论余嫣怀着什么样的目的,但这两件礼物,她的确是喜欢的。

    两人正说着话,南锦便进来询问:“夫人,已经酉时三刻了,是否传晚膳进来?”

    听了这话,余嫣下意识地就想告辞,却被洛伊拉住:“雨还没停呢,妹妹就陪我用了晚膳再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