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摩拳擦掌

    李庭云眼看着船离开,气急败坏,对赶过来的卢毅说:“派船追。”

卢毅为难的说道:“李参谋长,日月河可是拐子门的地盘,贸然追击,恐怕不妥,再说咱们也没有快船,根本追不上。”

李庭云冷静了下来,不得不接受陆少荃逃出生天的事实。李庭云问卢毅,“你的人到合州了吗?”

“是,第一师四个团都已经到合州。”

李庭云突然意识到,或许这是一个好机会,这次软禁陆少荃事发突然,南岭肯定来不及做准备,如果能一鼓作气打下宣城和麻溪渡,说不定能直捣南岭城。比较麻烦的是,自己以第二师参谋长的身份,恐怕指挥不动卢毅。卢毅是跟着陆少蘅的老人,都是骄兵悍将,得想想办法。

“卢师长,督军给我们的命令是拦截陆少荃,但是陆少荃已然跑了,你我怎么向督军交代?”

卢毅一下没转过弯来,自己接到的命令明明是南下进驻合州,怎么就背上放跑陆少荃的黑锅了?你李庭云虽然受器重,但是也不能这么欺负人吧。卢毅脖子一梗,“李参谋长,卢某接到命令是南下驻防合州,拦截陆少荃是你的事吧?”

李庭云哼了一声,“卢师长,你以为督军命你移防合州是为了什么?不就是南岭吗?放跑了陆少荃,你自信能打下南岭?”

“这…….”,卢毅涨红了脸,被李庭云这般抢白,脸上自然挂不住,不过他知道李庭云说的也对,自己接到移防合州的命令就知道督军肯定是准备向南岭下手。但陆少荃带兵无出其右,现在他回到南岭,真要南岭无疑是一场恶战。

李庭云看准时机,转换口气,对卢毅说道,”卢师长,兄弟有一句话,你姑且听之,这次动陆少荃事前没有人知道,我断定南岭方面肯定没有做准备,如果第一师能一鼓作气,南下拿下宣城,麻溪渡,截断南岭水陆交通,说不定咱可以直捣南岭城,不就将功补过了吗。”

“李参谋长,可是看样子,南岭应该有所准备啊?”卢毅不是莽汉,在码头半路杀出的救兵肯定是提前埋伏好的。

“南岭不过一个团的兵力,陆少荃虽说在扩军,但是战斗力有限,再说南岭那么大,内患很多,我推断宣城一线陆少荃能集中二千余人就是极限了,而第一师四个团八千人,摧枯拉朽之势。“

卢毅被还有一些犹豫,“李参谋长,可是没有督军的命令……..”

李庭云冷笑一声,“和陆少荃都刀兵相见了,还要什么命令?事急从权,咱们可是捧着陆督军的饭碗。要不然卢师长随我回省城向督军解释今天的一切吧。”

卢毅被说服了,一则陆家兄弟已经撕破脸皮,真要打下南岭,肯定是大功一件,另外李庭云圣眷益隆,他如果真要把拦截陆少荃不利的罪名,按在自己头上,自己还真没办法。反正这是李庭云出的主意把他拉下水,陆少蘅要是怪罪,或许看在李庭云的面子上,不了了之。

“行,李参谋长,我马上集结人马,向宣城进攻。”

“卢师长,我建议兵分两路,一路进攻宣城,一路进攻麻溪渡,彻底截断南岭的水陆交通。”

“好,听您的。”

陆少荃一行人停靠在麻溪渡,李问溪、拐爷、魁爷早早迎候在码头。陆少荃感激的说,“拐爷,魁爷,救命之恩,陆少荃没齿难忘。”

“镇守使客气了,能为镇守使效犬马之劳,咱们自然是尽心尽力,是吧,拐爷。”魁爷回道,拐爷只是笑了笑。

李问溪对陆少荃说,“斥候来报,卢毅第一师四个团兵分两路,向宣城和麻溪渡杀来,镇守使还是赶紧上汽轮回南岭。”

陆少荃怒道:“卢毅如此狗胆包天,他竟敢如此明目张胆的进攻南岭?傅良玉呢?”

李问溪说:“傅良玉营彭震威营韩秋涛营已经沿宣城和麻溪渡展开,袁秋成营进驻老鸦口阵地以为后援,挡住卢毅肯定没问题。”

陆少荃点点头对李问溪,:“派船把夫人送回去。”

“那你呢?”金小楼不解的问。

“前面在打仗,我得留在宣城。”

金小楼没搭理陆少荃的而是对李问溪说,“李处长,不劳你费心了,我跟着镇守使就行。”

陆少荃把金小楼拉到一边,“前线枪林弹雨,你跟着去,我怎么放心?”

“我又不是没见过枪林弹雨。”

眼看两人争执起来,拐爷忙打圆场,“夫人巾帼不让须眉,瘸子说句话,两位风尘仆仆,不如就在麻溪渡休息一下,麻溪渡离前线也不远,也方便镇守使指挥。”拐爷暗含另一层意思,麻溪渡也方便撤退。

李问溪赞同道:“拐爷说的是,前面有我和傅良玉,您就放心吧。”

陆少荃还想坚持,但是看到跟在后面的金小楼,只好默认了拐爷的建议。陆少荃叫住要走的李问溪,“派人打听一下天星的情况。“

“是”

卢毅亲自指挥两个团向宣城防线进攻,宣城附近虽是平原,无险可守,但傅良玉有备而来,依托主要突击干道,构筑三层防线,几轮进攻,卢毅损兵折将,毫无收获。

李庭云在指挥部走来走去,问卢毅:“麻溪渡那边怎么样?”

“麻溪渡的防线也很坚固,并且有日月河天险,啃不动。”

李庭云没想到南岭的动作如此迅速,一击不中,极有可能陷进去。擅自行动,还损兵折将,陆少蘅一定会震怒。李庭云对卢毅说,“卢师长,退兵!”

卢毅以为自己听错了,下意识的问道,“您说什么?”

“退兵,你部退到合州驻守。”

这回卢毅听清楚了,卢毅没有挪动脚步,疑惑的问道:“参谋长,昨天不是您说督军......”

李庭云毫不客气的打断卢毅,“督军只让你驻守合州,伺机接管南岭,可没让你这么大张旗鼓的和陆少荃开战,你能担得起这个罪名吗?”

“我......”卢毅气结,但又无话可说,左是他李庭云,右也是他李庭云,自己这个师长犹如傀儡。

“那拦截陆少荃失败这事,督军要是怪罪下来,还请参谋长多多美言两句。”卢毅知道李庭云是陆少蘅面前的红人,自己就是再生气,也不能得罪他。

“这事卢师长放心,督军不会怪罪的。卢师长,不妨和你交个实底,经此一战,督军说不定就能下了彻底解决南岭之事的决心了。你立功的时候在后面了,我会建议督军增派援兵,你做好进攻南岭的准备吧。”

陆少荃接到李庭云退兵的消息,还在睡觉,这一路走来,自己身心俱疲。金小楼轻轻的叫醒陆少荃,告诉他李问溪,傅良玉在门外等候。陆少荃瞬间清醒过来,接过金小楼递过来的湿毛巾,擦了一把走出卧房。

“李庭云退兵了?”

傅良玉说道:“是,两路兵马全部退回合州。”

李问溪斟酌得说道:“督军府并没有直接进攻南岭的命令,或许撤退是为了更好的做准备。”

陆少荃笑道,“问溪说的对,打仗也得讲究师出有名,回南岭城。”

南岭城,镇守使署,军政会议进行中。

南岭军政头脑分成三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赵维钧、张朴初反对开战。赵维钧是公心,担心一旦开战,南岭好不容易稳定的局面会付诸东流。张朴初则担心一旦开战,宣城首当其冲。傅良玉,韩秋涛、彭震威等军队系统的人则坚决要主张打甚至要求主动出击打下合州,避免被封堵在南岭。项盛和日月山诸家族则是模棱两可,没有明确表态。

赵维钧劝陆少荃,“镇守使,南岭能有今日的局面,您功莫大焉,如果战火纷起,这大好的局面不就毁于一旦。是否能有更好的方法?”

陆少荃反问道,“赵处长,你是不是想说我陆少荃为保住地位和权利,以一己之私置南岭众生于不顾?“

赵维钧没有接话,心里自然是如此想的。

陆少荃接着说:“可是赵处长你有没有想过,南岭能有今天最重要的就是有一个稳定的政局。如果这个时候我陆少荃拍拍屁股走人,我下半辈子依然衣食无忧,可是换个镇守使,现在的措施还会继续吗?”

李问溪忙和稀泥,“赵处长,你爱民如子,镇守使自然明白,但生逢乱世,没有枪杆子南岭就是别人眼里一头待宰的肥猪,下起刀来没人会心疼。”

潘老爷听到这儿,才算明白过来,如果不打这仗,陆少荃很有可能从南岭滚蛋,那自己就失去了最大的靠山,潘老爷仔细的权衡,终于下定表态支持开战。

林青松已然看出陆少荃不会把南岭轻易拱手想让,这个时候再反对就有点不识抬举了。但是林家是南岭土著,陆少荃打败了可以走,林家可走不了,林青松模棱两可的说道:“在南岭大家自然是拥护陆镇守使您,只是南岭地贫民穷,贸然开战,就怕.....就怕.....”

陆少荃接话说道:“就怕失败,对吧?”

林青松没说话,算是默认了。

陆少荃说道:“打仗哪有只赢不输的道理,但是不打就束手就擒绝不是我陆少荃的为人。诸位,我不妨说一句狠话,这次不打一仗,以后南岭就得仰人鼻息,看着别人的脸色过日子。”

张朴初想了一下,没有说话,但是张朴初已经打定主意,回去就派人向省城及北京活动,看看自治的牌子能不能保住宣城免遭战火涂炭

李问溪看众人沉默,气氛有一些尴尬,接过话打圆场,“大家不要多想,毕竟镇守使也不愿意开战,但别人打上门了,我们不能坐以待毙,镇守使说过,南岭是大家的南岭,我们得保住他,至少要做做准备吧。”

陆少荃站起来,不容置疑的说道,“我陆少荃从十几岁开始打仗,从无不战而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这次合州之敌进犯宣城,如若不是李处长调派等当,我等早就成人家的阶下囚了。问溪,你宣布吧。”

李问溪站起来展开手头的文件夹,“南岭镇守使令,

一、

即日起南岭守备团升格为南岭守备师,师长陆少荃,参谋长李问溪。

二、

除现守备团所辖各营升格为团编制外,新组建南岭守备第六团,团长郭彪;各团补充人员及装备,满编二千五百余人。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