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南岭军政联席会议

    南岭镇守使署,陆少荃办公室,李问溪正向陆少荃汇报:“袁秋成、张朴初、韦锦昌都到了。日月山的林子祥没到,派了他儿子林青松和侄子林清霖参加,说是旧疾复发,身体受不了远行。”

“袁秋成和张朴初一块到的?”陆少荃倒没在意林子祥。

“不是,袁秋成先到的。“

”还有韦锦昌带了三百多人的卫队,是不是让傅良玉带人进城戒备?”

陆少荃摇摇头,“用不着,韦锦昌带这么多人反倒说明他心虚。告诉林青川加强街面上的巡逻,有敢扰民的,别管什么人,一律抓起来。”

“是”

陆少荃扔掉手里的笔,揉了揉太阳穴,“南岭群雄都到了,就等好戏开锣了。”

八月二十五,南岭镇守使署,各路群雄早早等在院子里,等待会议开始。

张朴初冲着赵维钧拱拱手“维钧兄,别来无恙。”

“朴初兄,别来无恙。”

张朴初灿然一笑,“维钧兄,你在天子脚下,陆镇守使把我们大家召集起来,到底是?”

赵维钧无奈的说:“朴初兄,你又不是不知道,我这县长就是一个摆设。”

“维钧兄说笑了,林老头怎么没来?就派了两个后生过来?”

“掰着手指头算算林老头出过几次他的乌龟壳子,林家家大业大,林老头怕死的很。那是林老头的公子,未来林家的当家人。”赵维钧指了指林青松。

“维钧兄,一会会上有什么事,你得替我宣城兜着点。”张朴初似乎还是不死心,仿佛赵维钧提前知道了会议内容,而故意不说。

”惭愧啊,朴初兄,我这辞呈都准备好了,怕是说不了什么话了。“

“这是为何?”

“一朝天子一朝臣,我和你们不一样,你们后面有人有枪,我就是一介书生,这点道理还能不懂?”

“维钧兄,严重了,凭你的官声名声,县长之职肯定留任。如果这位陆镇守使真的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我张朴初定要仗义执言一番。”

赵维钧倒是满不在乎,“谢谢朴初兄了,大可不必。”

马顺带着卫队从院子通过,将会议室包围起来,马顺面向院子里的众人,“镇守使到!”

韦锦昌站前面,率先看到了陆少荃,韦锦昌经常去陆家走动,自然认识陆少荃这个最小的表弟,“陆镇守使好!”

“是锦昌表哥吧?咱们可是有年头没见了。”陆少荃满面春风,热情的和韦锦昌寒暄着。

“可不是,每次去省城你都在外打仗,咱哥俩就没好好的聊过。这次你出镇南岭,我心里想这可好了,终于能凑一块了。”

“锦昌表哥,这个房子的事还得和你说声对不住,我这刚来,人生地不熟,先借你的房子暂住一下,也没和你提前打个招呼。”

“这是说的哪里话,咱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我要知道你来南岭没有准备好房子,我肯定提前让人重新收拾一下。反倒是韦锦荣这混小子,不明事理,惹你生气,他回去之后我把他好一顿训,你别生气就好。”

“没事,没事,韦主任也是忠于职守,锦昌表哥里面请吧。”

韦锦昌忙闪到一边,“镇守使请。”

众人陆续进入会议室,发现长条会议桌两侧都有名牌。上首自然是陆少荃,第一排两侧是李问溪赵维钧,第二排是韦锦昌张朴初,第三排是林青松袁秋成,其余众人依次落座。

会议是李问溪主持,“各位,劳烦各位风尘仆仆赶来参加南岭第一届军政联系会议。陆少荃镇守使奉督军之命,出镇南岭,各位都是南岭各地军政长官,士绅名流,陆镇守使期望和大家认识一下,也借此阐明陆镇守使治理南岭之方略。下面先有镇守使陆将军讲话。“

陆少荃站起来挥了挥手,停掉众人的掌声,“劳烦各位前来,少荃感激不尽。大家知道我一直在军伍,出镇地方是第一次,诸多事宜,还得请各位包涵与帮衬。

有人说南岭地贫民穷,穷山僻壤,但在少荃眼里看到的却是南岭地大物博,物产丰饶,但同时也是流民失所,匪患横行。我觉得南岭本不该如今这样,之所以这样,是缺一个强有力的**。大家各自为政,考虑得就是自己一方利益,当然也不是这不对,人不利己天诛地灭嘛。以前怎么样,我陆少荃不管,但是从今往后,南岭得是一个团体,你我应该荣辱与共,同声同息。

要说方略言过其实,南岭之事总结一下,六个字:匪患、流民、民生。这三者相辅相成,互为联系:匪患不靖,流民集聚,何谈民生?南岭虽说土地紧张,但是不乏金、煤、林等资源,可是百姓仍旧困顿不堪,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只能铤而走险,流民、匪患就杜绝不了。我初来乍到,这些事肯定需要时间慢慢来做,但少荃知道单靠我一个人肯定是不行,还得仰仗在坐的各位。“

陆少荃顿了一下,众人皆都沉默不语。张朴初眼看要冷场,只好出来打圆场,“镇守使所言直击南岭弊端,我等佩服之至,我宣城自治委员会绝对拥护陆镇守使之方略。”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纷纷表态点头。

陆少荃说道,“任重道远,诸君努力吧!少荃来这一段时间,也做了一点点功课,有几件迫在眉睫的事,也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见,有想法就说。是事关南岭的民生发展,大家都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李问溪站起来,“各位,依据督军府命令,南岭由县改为镇守使管辖,首当其冲是南岭管制机构重新划分: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