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腹背受敌(三)

    其实李庭云到了沙子口就发觉了不对,陆少荃根本不像是全面进攻,进攻强度和密度都很稀薄,侧面放马坡甚至都没有动静。李庭云一时没想明白陆少荃想干什么,就是想试探试探?还是想掩盖什么?接到岳江河的电报,李庭云才明白路陆少荃又搞了一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李庭云是正经军校出身,任他想破头,也想不明白拐子门这种江湖偏门可在战争中发挥如此巨大的作用。

“参谋长,岳师长派人来报,大孤镇已丢失,他正率残部向沙子口和我们汇合。”

李庭云点点头,“岳江河不愧是沙场老将,捏着这样一个新编团还能全身而退。给陆督军发电报:大孤镇被占,沙子口被围,局势看似凶险,但卑职窃以为此乃我军千载难逢的机会。以往敌依托合州险要地形,难以寻找与敌决战之战机。此次敌,全军出动,弃有利之工事,正有利于寻歼敌之主力。卑职建议,卑职与岳师长江河合兵一处,固守沙子口,拖住陆少荃之主力。务请督军调集蒲州之军,并督促王鼎新部合力击溃项盛部,然后挥师南下与卑职里外夹击陆少荃之主力,大局可定。”

“是”

大孤镇得手,陆少荃既命令傅良玉全力进攻,韩秋涛则兵出放马坡,从侧面包抄沙子口。

李庭云陡然觉得压力增大,放马坡一线不是陆少荃疏忽了,而是在等待机会。好在自己的三个团战斗力强劲,沙子口也提前储备了大批物资,再加上岳江河残存的一个团,守个二十天应该不成问题。

“李总指挥,实在惭愧,被人这么狼狈的赶出来。”岳江河见到李庭云也颇为羞愧。

李庭云反而不在意,“岳师长不愧是沙场老将,这么凶险的局面岳师长全身而退,并且带出一个完整的团,李某着实佩服的很。陆少荃诡计多端,你我都没想到他能从白沙湾直接进攻大孤镇,不过从另一方面看,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你看看我给陆督军的电文。”

岳江河拿过电文的草稿看了一遍,一改之前对李庭云的印象,不禁从心底佩服起他来,李庭云能受陆少蘅如此信任,绝对是有几把刷子,能从现在这样不利的局面看到决战的机会,就不是一般人可企及的。岳江河说:“参谋长,照此计划,我们绝对有可以全歼陆少荃的主力。督军那边有回电吗?”

李庭云摇摇头,“还没有,但我想督军肯定也能看到其中的机会。”

岳江河看着地图说道:“参谋长,论军事,我岳江河对你佩服之至。我比你虚长几岁,多吃了几碗饭,多经了一点事,老哥想提醒一句,陆督军未必会同意这个方案。”

“岳师长,此话怎讲?”

岳江河指了一下颖阳的位置,“首先,现在王鼎新已经事实上半独立了,南下可夹击省城,西向则能威胁蒲州,占据这么好的地利,王鼎新这样见利忘义的小人,怎么可能拿主力和项盛硬碰硬?再者省城是什么?省城是政治,是正统,省城如果受威胁,陆督军执政的权威就会受到质疑,洋鬼子,北京都会有人趁此浑水摸鱼。我担心陆督军不会把所有的力量压到沙子口和陆少荃决战,极有可能让我们突围北上,固守省城,稳住蒲州,解决王鼎新,再和陆少荃寻求决战。”

李庭云承认岳江河说的有道理,并且也符合陆少蘅一向谨慎的性格。李庭云突然有些泄气,“恐怕陆少荃不会让督军这么按部就班,我们北撤,陆少荃尾随,和项盛就可互相支援,省城恐怕也守不住。”

“陆督军许是将希望寄托到日本人身上,战争真要打到省城,就触及到日本人的核心利益了,日本人是不会袖手旁观的。”

李庭云愤愤的说:“中国人的事寄托到洋人身上?洋人看重的是利益,没有可利用的价值,洋人连看都不会看你一样。”

“所以督军不会放心把我们这儿拖住陆少荃,我们这一支部队是陆督军最大的一支机动力量,如果我们被消灭,陆督军恐怕就得考虑怎么守蒲州了,到时候陆督军就真的没有可利用的价值了。”

李庭云说道:“不管那么多了,现在要紧的是怎么守住防线,其他的就交给督军决定吧。”

事情果真如岳江河预料到,陆少蘅过了一天回电,以大孤镇被占,沙子口孤悬一地,物资接济困难,否决了李庭云决战的建议,命令李庭云趁敌合围未成,北撤省城。

其实刚开始接到李庭云的电报,陆少蘅着实兴奋。陆少蘅也是自小从军中摸爬滚打,自然能看出李庭云的方案是非常具有价值的。召集众人商议的时候,甚至连丁大钧都一反常态,极力赞同李庭云的建议。随即陆少蘅给王鼎新加官进爵,任命他为颖宾镇守使,颖阳,老龙口,宾州均归他辖制,督促王鼎新出兵夹击项盛。

但这件事没有瞒过日本人。日本领事中野圭吾找到陆少蘅的军事顾问河野一郎,希望河野可以劝说陆少蘅固守省城及蒲州,以保证大日本帝国的利益。河野非常不理解中野圭吾的想法,河野一郎是职业军人,从军事角度看,李庭云的建议非常具有可行性。